【全国】服务中心 > 欢迎访问技术服务网,联系在线客服免费解答故障!
每周一练: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消防安全技术实务》试题
1.铁路油品装卸区需设置消防车道,消防车道与装卸栈桥的距离可以设置为()。
A.10m
B.60m
C.85m
D.120m
答案:B
解析:消防车道与装卸栈桥的距离一般不大于 80m 且不小于 15m。
2.下列关于防排烟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排烟风机出口处应设置 280℃能自动关闭的排烟防火阀
B.排烟风机的出风口和送风机的进风口水平布置时,两者边缘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3m
C.送风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0h 的隔墙和 1.5h 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D.排烟风机应满足在 280℃环境下连续工作 60min 的要求
答案:C
解析:排烟风机入口处应设置 280℃能自动关闭的排烟防火阀,A 选项错误;排烟风机的出风口和加压送风机的进风口竖向布置时,送风机的进风口应设置在排烟机出风口的下方,其两者边缘最小垂直距离不应小于 6.00m;水平布置时,两者边缘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20m,B 选项错误;送风机应设置在专用机房内,该房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1.50h的楼板及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隔开,C 选项正确;排烟风机应满足在 280℃环境下连续工作 30min 的要求,D 选项错误。
3.用于保护 1kV 及以下的配电线路的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其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的布置方式应采用()。
A.非接触式
B.独立式
25C.接触式
D.脱开式
答案:C
解析: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应设置在电缆接头、端子、重点发热部件等部位。保护对象为 1000V 及以下的配电线路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应釆用接触式设置。
4.下列不属于电气防爆基本措施的是()。
A.设置漏电火灾报警装置
B.采用防爆的电气设备
C.将正常运行时产生火花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布置在爆炸危险性较小的环境内
D.控制电气设备的使用时间
答案:D
解析:控制电气设备的使用时间不属于电气防爆的基本措施。
5.某多层民用建筑的第二层为舞厅,建筑面积为 1000 ㎡。该场所设有室内消火栓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其中,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共设计有 2600 个喷头。则该干式系统报警阀组的设置数量不应少于()个。
A.2
B.3
C.4
D.6
答案:D
解析:根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第 6.2.3 条,一个报警阀组控制的洒水喷头数,对于湿式系统、预作用系统不宜超过 800 只;对于干式系统不宜超过500 只。故 2600/500=6( 个 )。
6.洁净厂房每层或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量不应少于 2 个,当满足一定条件时,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下列关于洁净厂房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A.甲类厂房每层的生产洁净区,总建筑面积不超过 100 ㎡,且同一时间内的生产人员总数不超过 5 人
B.乙类厂房每层的生产洁净区,总建筑面积不超过 150 ㎡,且同一时间内的生产人员总数不超过 10 人
C.丙类厂房每层的生产洁净区,总建筑面积不大于 250 ㎡,且同一时间内的生产人员总数不超过 20 人
D.戊类厂房每层的生产洁净区,总建筑面积不大于 300 ㎡,且同一时间内的生产人员总数不超过 30 人
答案:B
解析:根据《洁净厂房设计规范》第 5.2.7 条,洁净厂房符合下列要求时,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
( 1 )甲、乙类生产厂房每层的洁净生产区总建筑面积不超过 100 ㎡,且同一时间内的生产人员总数不超过 5 人。
( 2 )对丙、丁、戊类生产厂房,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设置,即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 250 ㎡,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不超过 20 人;丁、戊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 ㎡,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不超过 30 人。
7.某 4 层机房,层高 5m,每层有 1 ㎡的大空间计算机房,设置 IG541 组合分配气体灭火系统保护。该建筑的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最少应划分为()个。
A.6
B.7
C.8
D.9
答案:C
解析:采用管网灭火系统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 800 ㎡,且容积不宜大于 3600m3;采用预制灭火系统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 500 ㎡,且容积不宜大于 1600m3。组合分配气体灭火系统属于管网灭火系统,因此每层防护区个数为 1/800=2 个,每个防护区 700 ㎡700*5=3500m3<3600m3,该数据计算机房共 4 层,所以该建筑防护区个数为 2×4=8( 个 )。
8.某设置在人防工程中的展览厅,建筑面积 5000 ㎡,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且采用不燃材料进行装修,该展览厅最少应划分()个防火分区。
A.2
B.3
C.4
D.5
答案:B
解析:根据《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第 4.1.3 条,商业营业厅、展览厅等,当设置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且采用 A 级装修材料装修时,防火分区允许的最大建筑面积不应大于 2000 ㎡,故该展览厅应划分 3 个防火分区。
9.下列关于通风与采暖系统防火防爆要求错误的是()。
A.丙类厂房内的采暖管道,受条件限制,可采用难燃材料
B.乙类厂房内含有危险粉尘的空气,在循环使用前应经过净化处理,并应使空气中的含尘浓度低于其爆炸下限的 25%
C.甲类的水平或竖向送风管进入生产车间处设置防火阀时,各层的水平或者竖向送风管可合用一个送风系统
D.通风空调系统,横向宜按照防火分区设置,设置防火阀时,可穿越防火分区
答案:B
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9.2.6
建筑内供暖管道和设备的绝热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于甲、乙类厂房(仓库),应采用不燃材料;
2 对于其他建筑,宜采用不燃材料,不得采用可燃材料,故 A 选项正确;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9.1.2,丙类厂房内含有危险粉尘的空气,在循环使用前应经过净化处理,并应使空气中的含尘浓度低于其爆炸下限的 25%,故 B 选项错误;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9.3.3,当水平或竖向送风管进入生产车间处设置防火阀时,各层的水平或者竖向送风管可合用一个送风系统,故 C 选项正确;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9.3.1,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横向宜按防火分区设置,竖向不宜超过 5 层。当管道设置防止回流设施或防火阀时,管道布置可不受此限制,竖向风管应设置在管井内,故 D 选项正确。
10.下列关于飞机库防火设计中电气设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消防用电设备的两路电源线路应分开敷设
B.飞机停放和维修区内疏散用应急照明的地面照度不应低于 0.5lx
C.当应急照明采用蓄电池作电源时,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 30min
D.飞机停放和维修区内电源插座距地面安装高度应大于 1.0m
答案:B
解析:飞机停放和维修区内疏散用应急照明的地面照度不应低于飞机停放和维修区内疏散用应。
每周一练: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模拟试题 某分包商承包了某专业分项工程,分包合同中规定:工程量为2m3;合同工期为30天,6月11日开工,7月10日完工;逾期违约金为1000元/天。
该分包商根据企业定额规定:正常施工情况下( 按计划完成每天安排的工作量 ),采用计日工资的日工资标准为60元/工日( 折算成小时工资为7.5元/小时 );延时加班,每小时按小时工资标准的120%计:夜间加班。每班按日工资标准的130%计。
该分包商原计划每天安排20人( 按8小时计算 )施工,由于施工机械调配出现问题,致使该专业分项工程推迟到6月18日才开工。为了保证按合同工期完工,分包商可采取延时加班( 每天延长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 )或夜间加班( 每班按8小时计算 )两种方式赶工。延时加班和夜间加班的人数与正常作业的人数相同。
问题:
1.若该分包商不采取赶工措施,根据该分项工程是否为关键工作,试分析该分项工程的工期延误对该工程总工期的影响。
2.若采取每天延长工作时间方式赶工,延时加班时间内平均降效10%,每天需增加多少工作时间( 按小时计算,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每天需额外增加多少费用?
3.若采取夜间加班方式赶工,加班期内白天施工平均降效5%,夜间施工平均降效15%。需加班多少天( 计算结果四舍五入取整 )?
4.若夜间施工每天增加其他费用100元,每天需额外增加多少费用?
5.从经济角度考虑,该分包商是否应该采取赶工措施?说明理由。假设分包商需赶工,应采取哪一种赶工方式?
【参考答案】
1. 若该分包商不采取赶工措施,该分项工程的工期延误对该工程总工期的影响有以下三种情况:
( 1 )若该分项工程在总进度计划的关键线路上,则该工程的总工期需要相应延长7天。
( 2 )若该分项工程在总进度计划的非关键线路上且其总时差大于或等于7天,则该工程的总工期不受影响。
( 3 )若该分项工程在总进度计划的非关键线路上,但其总时差小于7天,则该工程的总工期会受影响;延长的天数为7天与该分项工程总时差天数之差。
2. ( 1 )每天需增加的工作时间:
方法一:计划工效为:2/30=80( m3/天 ),80/8=10( m3/小时 )
设每天延时加班需增加的工作时间为A小时,则:
( 30-7 )×[80+10 ×( 1-10% )×A]=2
解得A=2.71.则每天需延时加班2.71小时
方法二 :7 ×8÷( 1-10% )÷23=2.71( 小时 )
( 2 )每天需额外增加的费用为:延时加班小时工资增长额×延时加班时间×加班总人数=20 ×2.71 ×7.5 ×20%=81.3( 元 )
3. 需要加班的天数:
方法一:设需夜间加班Y天,则:
80( 23-Y )+80Y( 1-5% )+80Y( 1-15% )=2
解得Y=8.75≈9( 天 ),需夜间加班9天
方法二:( 30-23 )/( 1-5%-15% )=8.7529( 天 )
方法三:1×( 1-5% )+1×( 1-15% )-1=0.8( 工日 )
7÷0.8=8.75≈9( 天 )
4. 每天需额外增加的费用为:夜间加班工资增长额×加班总人数+其他费用=20×60×30%+100=460( 元 )
5. ( 1 )采取每天延长工作时间的方式赶工,需额外增加费用共81.3×23=1869.9( 元 )
( 2 )采取夜间加班方式赶工,需额外增加费用共460×9=4140( 元 )
( 3 )因为两种赶工方式所需增加的费用均小于逾期违约金1000×7=7000( 元 )
所以该分包商应采取赶工措施。因采取延长工作时问方式费用最低,所以。
本页网址:(喜欢请分享转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