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服务中心 > 欢迎访问技术服务网,联系在线客服免费解答故障!
考前必刷题:考研政治综合选择题精选(三) 1.[单选题]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新范畴,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是
A.实体经济
B.科技创新
C.人力资源
D.现代金融
【答案】A。解析: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A正确。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也是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不可缺少的因素,但不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BCD错误。
2.[单选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改革开放
C.依法治国
D.中国共产党领导
【答案】D。解析: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D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A错误。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B错误。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C错误。
3.[单选题]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可能由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对全党进行告诫是因为
A.中国共产党即将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B.中国共产党即将由革命党转为执政党
C.中国共产党总结“三反”运动的经验教训
D.中国共产党深受“左”倾教条主义的影响
【答案】B。解析:毛泽东是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务必”思想。这次会议召开的背景是:辽沈、淮海、平津战役结束以后,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已被消灭,中国人民即将取得全国胜利,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因此,毛泽东提出了“两个务必”思想,号召全党克服由胜利导致的骄傲情绪,继续保持优良的作风。B正确。中国共产党即将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A错误。1951-1952年,中国共产党在党政军机关开展以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为核心的“三反”运动。“三反”运动发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后。C错误。中国共产党深受“左”倾教条主义的消极影响,主要是在1931年至1935年期间。1941至1942年期间,延安整风运动纠正了党长期受到的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危害。D错误。
4.[单选题]其美多吉,中国邮政集团四川省甘孜县分公司长途邮车驾驶员,30年来往来于危险重重的雪线邮路,行程14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35圈。仅2018年,其美多吉带领班组安全行驶62.49万公里,向西藏运送邮件41万件,运送省内邮件37万件。他用每一寸脚步,每一道车辙,架起了藏区与祖国内地沟通联系的一座桥梁,诠释了邮政人崇高的职业道德。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是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服务群众
D.奉献社会
【答案】D。解析:奉献社会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树立奉献社会的职业精神,兢兢业业地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都体现了奉献社会的精神。D正确。
5.[多选题]针对一些外国实体出于非商业目的,对中国企业采取封锁、断供和其他歧视性措施的行为,中国商务部宣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中国将建立“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建立“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主要目的是
A.维护包括经济、科技、信息、资源安全等在内的国家安全
B.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建立以中国为核心的制度体系
C.防范中国实体在国际经贸活动中遭遇断供、封锁等重大风险
D.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全球产业链的安全和稳定
【答案】ACD。解析:“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不仅具有维护自身利益的现实需要,更具有坚定维护自由、公正的国际经贸秩序的全局考虑。ACD正确。中国积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
考前必刷题:考研政治综合选择题精选(四) 1.[单选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把祖国建设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美丽家园,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要求,也是亿万人民的共同愿望,更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应该放在首位的是
A.资源环境承载力
B.节约资源
C.经济效益
D.可持续发展
【答案】B。解析: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要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B正确。资源环境承载力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础。A错误。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处理好的问题,摆在首位的应该是节约资源,而不是经济效益。C错误。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坚持的正确理念,但不是放在首位的。D错误。
2.[单选题]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都发生了变化。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阶级,其中最早出现的是
A.官僚资产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农民阶级
D.工人阶级
【答案】D。解析: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中国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19世纪40至5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中,先于中国的资产阶级而产生,它的来源主要是城乡破产失业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D正确。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剥削阶级是资产阶级。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晚于工人阶级,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和刺激下,主要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投资新式企业转化而成。中国资产阶级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依附于外国垄断资本的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另一部分是民族资产阶级。1927年,随着由反动集团把持的国民党的全国统治的建立,官僚买办资本急剧地膨胀起来,买办资产阶级发展成为官僚资产阶级,控制了全国政权。AB错误。农民阶级是传统社会的旧的被统治阶级。C错误。
3.[单选题]《孔子家语》记载,闵子骞为费宰,问政于孔子。子曰:“以德以法。”道德和法律如车之两轮或鸟之两翼,忽视其中任何一个,都将难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这说明道德和法律
A.都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B.都是治国理政的基本原则
C.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D.都是经济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C。解析: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包括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道德归属于观念上层建筑,法律归属于政治上层建筑。C正确,D错误。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德治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A错误。B为无中生有选项。
4.[单选题]我国宪法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规定为一项基本原则。法律的重要使命就是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的法律保障包括宪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护和司法保障。其中,行政保护是
A.人权保障的前提和基础
B.人权保障的最后防线
C.人权保障的关键环节
D.人权保障的重要条件
【答案】C。解析:行政保护是人权保障的关键环节。C正确。宪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前提和基础。A错误。司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最后防线。B错误。立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重要条件。D错误。
5.[多选题]2019年5月21日下午,习近平在南昌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他强调,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当前,中部地区崛起势头正劲,中部地区发展大有可为。要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乘势而上,扎实工作,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再上新台阶。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有利于
A.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B.增强中部地区的经济实力
C.扩大国有资本在中部地区社会总资产中的比重
D.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协调有序的区域发展格局
【答案】ABD。解析:做好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开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ABD都是关于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意义的正确说法。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是为了带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而不是为扩大国有资本在中部。
本页网址:(喜欢请分享转发,谢谢!)